“零投档”的标签高职不背
回首2011年,高招战场衍生了一个词汇——“零投档”,从此,每到高招中后期,“零投档”一词便频频现身,甚至在2014年出现霸屏模式,成为各省高招录取中的一大热词。而一时间,高职(高专)学校似乎成了“零投档”的“代言人”,并被“习惯”,每到固定时间就会被拿来对比一番。
最近,各地媒体又纷纷公布高招结果,并统计了"零投档"的情况,至此,"零投档"又被旧事重提。
众所周知,随着我国人口的减少,“生源红利”逐渐消退。有调查报告显示,从2004年起,我国小学一年级入学新生只有1700万左右,相较上世纪90年代末每年减少约800万人。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规模于2008年达到峰值,随后至2020年前逐年下降。也就是说,现在生源数量已经处于下降通道之中。当“招与学”的供求关系发生质的变化,遭遇无考生填报的尴尬局面则在所难免。
那么,高职学校每年遭遇一次的“零投档”到底有多猛烈?针对这个问题,教育部职成司葛道凯司长早在2014年就做出了解答↓↓↓↓↓↓
不久前,一家媒体刊发了《高职学校遭遇大面积“零投档”》的报道,我们仔细阅读了全文,如果单从内容看,这篇报道还算比较客观,但是报道的标题歪曲了高职教育的现实情况,对职业教育造成了一定的伤害!针对2014年高职招生的情况,我们发起了抽样调查,在全国1321所高职院校中抽取189所学校的招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。剔除一些不完整的数据样本后,符合要求的样本共152个,包括国家示范校、省级示范校、非示范校、民办校等各种类型的高职院校。抽样数据显示,这152所高职院校今年的招生计划是48万人(全部高职的总招生计划是320万),其中的近40万安排在学校所在省招生,8万安排在外省招生。近40万的本省招生计划实际完成105.7%,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在本省招生情况良好,又追加了5.7%的招生指标。外省安排的8万招生计划实际完成83%。本省招生和外省招生加起来,实际完成招生计划的101.9%,超额完成招生计划。由此不难得出,高职院校招生总体上不存在招不到学生的问题。
那么被抽样的学校中遭遇“零投档”的有多少呢?数据显示,152所学校都安排了外省招生,总计招生省次1909个,出现“零投档”的省次77个,占4.03%,且“零投档”的招生计划绝大部分在5人以下,有些甚至只安排招收1人。总的来说,高职4%的“零投档”没有显著区别于其他类型的高等学校。“不为所惑”,就是说我们要有充分的自信,不为这些负面的、非主流的信息所迷惑。
当我们仔细分析近几年的数据,“零投档”的确主要出现在省外招生院校。
有相关人士解释,与外省同类高职学校相比,本省的考生和家长对本地高职学校的学校情况、专业方向、未来就业等方面都更加了解,所以更倾向于报考省内院校。因此,一般情况,高分考生不考虑外省高职学校,低分考生达不到外省招录院校的投档要求,中间考分的考生多数倾向于选择本省高职学校,这就使得省外招生相对困难。
辽宁某职业学院校长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比如陕西离辽宁太远,加上现在高职学校比较多,学生选择的余地很大,所以招不来陕西的学生也属于正常情况。他表示,所在学院的生源90%以上来自本省,对于外省的学生,每年也只能招来100多个,学校的招生主要还是以本地为主,除了参加高考由该校录取之外,还有相当一部分考生通过自主招生得以进入该校就读。
四川省教育厅也曾针对本省专科报考情况进行分析:国家示范及骨干高职学校生源普遍较好。这类学校受到考生广泛关注,成为报考的热门院校。地域优势在招考中表现明显,比如北京、上海、武汉、重庆等及经济发达地区的院校则更具吸引力。而生源缺额的院校主要为一些社会知名度不高、位置偏远以及新升格的院校,“零投档”的院校也主要集中在这些区域的招生院校。
诚然,专科招生“冰火两重天”的现象依然存在,“零投档”也的确存在,但一味的将其放大则变成了断章取义。
近些年,随着国家出台《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》,各地相继出台高考改革试点方案。高职院校分类考试,并实行“文化素质+职业技能”评价方式,将逐渐成为高职招生的主渠道。未来,学生将有“多次选择的机会”:既可以在中考时直接进入中职就读,再选择是否升入高职;还可以在高中时选择参加高职的单独招考;当然,学生也可以通过高考进入高职。国家就是希望通过分类招考等改革举措,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导向,让更多的人认同:现在的职业教育,同样是针对从普通劳动者到精英的教育,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附庸,高等职业教育应当被社会尊重和重视。
上月,《2016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》在京发布。报告显示,5年以来,高职学生毕业三年后月收入增长到5020元,增幅为83.8%,增速明显高于城镇单位在岗职工的平均水平;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群体不断扩大,2015届高职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自主创业比例为3.9%,且创业存活比例不断提升;高职院校农家子弟比重逐年上升,已经达到53%,高等职业教育成为农村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途径。
同时,报告还首次发布了“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”名单,突出强调了高职服务地方、服务于行业的两大特征。其中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在榜单中综合排名第一。该学院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畜禽新品种和农牧配套、种养结合,2015年获得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427.30万元,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3152.40万元,技术交易到款额2916.90万元。在学院投资建设的江苏现代畜牧科技示范园中,建有国家级水禽基因库,称得上高职院校服务当地、服务行业的标杆。
当然,我们也不能忽视职业教育眼下遇到的窘境。劳动市场、人才市场上,“学士、硕士满街跑,技工技师难得找”,但社会上漠视、轻视甚至歧视职业教育的风气、制度性设计、政策性规定仍然给高职搭设了天花板。但比起共同经历的过去,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日趋重视更给了职教人希望。特别是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,令职教圈子群情激昂,呼喊着职教的春天来了,职教的夏天已不远!
虽然面临着挑战,但我们不能再妄自菲薄!
过去的几天,中国女排在赛场上奋力搏杀,赢下了一场场荡气回肠的胜利,让多少人湿了眼眶!曾经的荣光和信仰突然焕发,一种莫名的感动涌上心头。职业教育人同样需要这种“女排精神”,做行动者,而不是抱怨者,互相支持,不言放弃,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?
来源:部分内容整合自中国教育报、葛道凯在2014年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的讲话、《2016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》